本章主要介绍MCS-51系列单片机的内部结构主要包括单片机内部构成引脚及片外总线存储器结构并行IO端口以及单片机正常工作所需的复位电路和时钟电路并给出了单片机的最小系统构成 MCS-51单片机的引脚及片外总线结构 口线 .3 MCS-51的存储器结构2.3 MCS-51的存储器结构013.数据缓冲区: 30H7FH是数据缓冲区也即用户RAM区共80个单元 数据缓冲
本章主要介绍MCS-51系列单片机的内部结构主要包括单片机内部构成引脚及片外总线存储器结构并行IO端口以及单片机正常工作所需的复位电路和时钟电路并给出了单片机的最小系统构成 MCS-51单片机的引脚及片外总线结构 口线 .3 MCS-51的存储器结构2.3 MCS-51的存储器结构013.数据缓冲区: 30H7FH是数据缓冲区也即用户RAM区共80个单元 数据缓冲
#
#
第二章 MCS-51单片机的结构第二章 MCS-51单片机的结构 并行IO接口 8位CPU外部中断源P1口累加器A程序地址寄存器AR1). ALU:可对4位8位数据进行操作和处理通常ALU接收来自暂存器1和2的两个8位二进制数(也叫操作数)将这两个数进行加减乘除与或比较大小等操作再将结果存入累加器中并改变程序状态字PSW的相应标志位2). 累加器A:累加器(Accumulator)
§2-2 单片机内部结构及引脚380C51是MCS-51系列中CHMOS工艺的一个典型品种 其它厂商以8051为基核开发出的CMOS工艺单片机产品统称为80C51系列当前常用的80C51系列单片机主要产品有:计数器 输出128时器口91外接晶振引脚 XTAL1XTAL215单片机的复位操作使单片机进入初始化状态其中包括使程序计数器PC0000H这表明程序从0000H
第2章 单片机基础21概述22MCS51系列单片机基本结构23中央处理器CPU24MCS51单片机存储器及存储空间25并行输入/输出接口 21 概述211 单片机的产生与发展单片机出现的历史并不长, 但发展十分迅猛。 它的产生与发展和微处理器的产生与发展大体同步, 自1971年美国Intel首先推出4位微处理器以来, 它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大致可分为5个阶段:第1阶段(1971~1976)
#
第二章 MCS-51单片机的结构和原理7外部时钟源接法单片机A0-A7142130HR304H10H按字节寻址:每个字节(8个位)占一个地址按位寻址:有的存储器每一个位就有一个地址80H(1)累加器ACC (Accumulator) 累加器ACC是8位寄存器是一个最常用的专用寄存器在算术逻辑运算中用于存放操作数或结果在指令系统中用A作为的ACC助记符(2)寄存器B 30333. 机器周期
可寻址片外RAMFFFFHEA=0片外ROM80C310013H7FH低128字节7FH工作寄存器区3R6RS1RS0=007FH21H0F 0E 0D 0C 0B 0A 09 08总共128个可按位寻址的位80H下一个进栈的数据将存在此2FHFFHTH1堆栈指针寄存器 SP(Stack Pointer): 总是指向栈顶压栈时先 (SP)1 然后数据进栈弹栈时数据先出栈 然后(SP)-1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原因提交举报